最新动态

定居中国的美国教授潘维廉:中国显著超越,每次出国都感觉重返过去二十年

2025-03-11

2023年, 潘维廉在新疆。 采访对象供图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早来中国。尽管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但也很难相信中国的变化如此迅速和全面。”今年是厦门大学美国教授潘维廉举家到厦门定居的第36年,加上70年代在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工作两年,潘维廉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

潘维廉还记得刚到厦门的时候,经常遇到停电停水的情况,交通条件也很差。他打算买一辆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却被告知外国人不能购买“商用车”。潘维廉对店家解释道,“这是我给家人买的!你以为我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是为了开三轮车赚钱吗?”尽管如此,对方还是表示“不清楚。听说美国经济不太好。”经过一个月的周折,潘维廉最终通过厦门大学领导的签字和盖章,以及对三轮车用途的承诺,才如愿购得车辆。然而,当他骑行出去仅200米后,就被问到“去中山公园多少钱”。

1988年,潘维廉在厦门和家人乘坐自己买的三轮车。 采访对象供图

潘维廉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那时他就对中国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毕竟,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了解,就会明白当中国人设定一个目标时,他们会全力以赴去实现它。”然而,与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潘维廉当时认为中国的变革需要四五十年才能实现,他从未想到自己在中国的生活质量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提升。

“实际上,中国不仅赶上了世界其他国家,还在许多方面实现了超越,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方面。中国的生活如此现代和便利,以至于我每次出国旅行,都感觉回到了20年前,因为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潘维廉感叹道。

在厦门,潘维廉创造了多个“第一”。1992年,他成为福建第一位获得中国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1993年,他获得了中国外专局颁发的“国家友谊奖”;2001年,他被授予“福建省荣誉公民”称号;202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许多外国政府官员问潘维廉:“为什么中国能有如此长远而复杂的国家发展规划?”他的回答是,因为中国官员通过满足人民需求来获得认可。潘维廉说,早在18世纪,英国人就发现了“中国在治理艺术方面比所有国家都更胜一筹”,而今天西方人也认识到,中国经济直到19世纪初都比欧洲经济更加开放和市场化。

潘维廉表示,如今中国已经再度强大起来,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中国的知识不仅改善了本国人口最多的居民的生活,还改善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无数人的生活。现在在非洲的偏远角落,中国人仍在帮助当地进行建设。

作为定居中国的美国人,潘维廉一直致力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西方介绍真实、客观的中国。最近,他担任了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等主办的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形象大使,帮助西方人“读懂中国”。

1994年,潘维廉和儿子们在自己的房车里。 采访对象供图

如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众更好地“读懂中国”?谈及这个问题,老潘又来了精神,讲起30多年前的故事。“刚到厦门,我就觉得中国人并不像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受压迫和压抑。我马上给家人和朋友写信,告诉他们真相。但许多在中国的外国人还是不满意,他们认为中国沿海地区虽然发展了,但内陆地区尚未发展。”潘维廉说,由于自己和其他“老外”都没有去过中国内地,他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1993年,潘维廉再次购车,这次是一辆15座的高顶面包车,他在车内安装了床和桌子,改造成房车,然后在中国南部地区行驶了1万多公里。第二年夏天,他花了3个月时间绕着整个中国走了4万公里,包括内蒙古、大西北和西藏。通过深入旅行,潘维廉发现,尽管中国有许多地方仍然贫穷,但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态度依然积极,对政府充满信心,对简单但实用的“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充满信心。

2019年夏天,潘维廉再次驾车环游中国。这一次,不仅是他,与他同行的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国各地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惊。1994年,潘维廉驾车4万公里用了3个月,但2019年他沿相同路线行驶2万公里,仅用了32天。1994年,内蒙古似乎只有一种颜色,即泥土的颜色,但2019年,许多地方都变得郁郁葱葱。一位当地妇女告诉潘维廉,因为有了道路,她可以制作传统的内蒙古奶酪,赚的钱足够支付女儿在厦门大学的学费,甚至她自己也攻读了研究生。

2019年,潘维廉在云南。 采访对象供图

“我在全国各地都听到了类似的故事。我写了两本书,记录了2019年的那次旅行,其中包括对近40人的采访。”潘维廉说,当他问到为什么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时,很多人说“政策好”;当他问为什么政策这么好时,很多人说“政府了解我们的需要,关心我们”。

潘维廉透露,这两年他又写了两本书,尚未出版。其中一本讲述了20位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另一本是关于福建的。2023年,潘维廉与厦门大学师生一同访问了新疆,他还计划撰写一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帮助外国人和中国人了解中国政府是如何关爱少数民族的。“西方批评中国所做的每一件事,但谈到少数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做得更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