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揭秘“网赚”背后的刷量陷阱搭建挂机平台刷量平台

2025-03-21

原标题:“网赚”背后刷量套路揭秘 搭建挂机平台刷量平台“圈养”账号提供刷量服务

“将你的小号托管给我们,你可以获得收益……”

许多网友都曾收到过类似“小号托管,自动赚钱”的广告。只需将账号授权登录到某些挂机平台上,平台就能用这些账号进行刷阅读量、刷投票等刷量任务,用户就能轻松赚取收益。

然而,这种看似简单而无害的行为实际上危害巨大:不仅会导致数据失实,还会使谣言更加流行,劣质内容淹没优质内容,严重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托管账户来赚钱的普通用户来说,这并非无本多利。不仅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还可能无意间成为诈骗、色情、赌博、毒品等非法活动的帮凶。

这绝非危言耸听。最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挂机刷量案件进行了宣判,揭示了挂机刷量内幕的一角:深圳微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时空公司)和赵某利用宝信挂机平台操控租用的微信账号,通过宝信刷票平台刷点赞数、投票数、评论数、关注数等,并从中获取巨额经济利益。

法院认为,这两家公司使用技术手段进行刷量活动,干扰了腾讯公司合法提供的微信软件产品的正常运行,并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裁定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23745080元。

刷量技术不断更新

对抗网络平台治理

流量造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刷量产业链正在不断进化。

专注于黑产对抗和反欺诈的永安在线CTO邓欣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灰色产业的幕后玩家正在瞄准下沉市场的广大人群,利用普通用户对地下世界规则的无知,构建庞大的流量幻象,以骗取资本市场的资金。”

据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刷量产业链对抗网络平台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最初的流量造假手段是“协议刷”,即直接采用“代理IP+用户登录态”来模拟协议进行刷量,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技术含量较低。但随着网络平台防御策略的提高,“协议刷”逐渐失效,并被网络黑灰产从业者淘汰。

之后,刷量社区平台开始出现接单派单群、网赚群,需求方雇佣真人充当“投手”,向其分发刷量任务,这就是价值较高的“人肉刷量”。尽管“人肉刷量”价值较高,但其效率远不及刷量业务的快速增长。

很快,“群控”技术被引入到产业链中,以解决人工刷量效率低下的问题。群控技术通过系统自动化集成,实现一台电脑控制多部手机和多个账号的批量操作,包括批量控制微信、快手、陌陌、支付宝等热门App账号,实现暴力加粉、一键转发朋友圈、批量搜索快手号并点赞等功能。

随着策略的持续升级,平台打击“群控”的技术手段不断增强,新的刷量模式随之出现——挂机平台。在以挂机网站为“大中台”的产业链中,上游是被平台“圈养”起来的挂机用户,他们长期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账号。下游则是刷量平台,负责对接自媒体、广告公司等需求方,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各种任务。挂机刷量模式整合了用户的账号资源,使得各方都能以不同方式付出和受益。

“挂机”是指将账号授权登录到一些挂机平台上,供平台用于刷阅读、刷投票等刷量任务,以赚取报酬。目前,市面上的挂机平台涉及微信小号托管、快手托管、淘宝直播挂机等多种形式。

为了微薄的报酬,大多数挂机用户并不了解背后的规则。相比兼职“网赚”的身份,这些挂机用户更像是被流量制造集团长期“圈养”的百万劳工,24小时不间断地被操控输送流量、堆砌数据。

邓欣表示,与以往的刷量手法相比,挂机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平台无需再购买和维护大量账号,而是直接以佣金分成的方式吸引用户、获取账号;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再劳心劳力地抢单接单,只需给平台授权账号使用权即可赚取佣金。

上述案件中的宝信平台就是挂机刷量的典型代表。判决书显示,宝信挂机平台以“网赚”“躺赚”为噱头,通过论坛、QQ群、网文等渠道吸引网民托管微信账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十万、百万级网民账号的托管和控制,并利用租用的账号批量刷量。

值得注意的是,据邓欣介绍,目前我国网络挂机用户已达百万级别,且主要集中于近年来被不断开拓的下沉市场。

可自动化执行任务

获得五倍暴利收益

打着“网赚”名义的挂机刷量模式并不复杂,背后暴利惊人。搭建挂机平台和刷量任务平台,一方面吸引网民托管小号,汇聚用户,另一方面提供刷量平台,为市场上刷量或投票的需求者提供服务。

以宝信挂机平台为例。判决书显示,打开宝信挂机平台网页,注册账号后即可登录,进入“宝信——小号托管赚钱平台”,绑定支付宝账户后,刷量产生的佣金可通过提现直接到达托管者的账户。

从操作流程来看,托管小号只需四步即可完成。首先,在设备(手机或电脑或平板)上登录网站账号后,打开本页点“生成二维码”,下方会出现一个专属二维码;其次,在设备(手机)上打开托管微信号,点“扫一扫”,扫描设备网页上生成的二维码;接着,在设备扫码完成后,在设备手机点击“登录”按钮;最后,在设备上点“确认托管”。设备页面提示“托管成功”或在本页面“小号列表”里可以看到托管的小号状态显示在线,则意味着托管成功。宝信挂机平台可以同时托管多个微信账号,这也促使托管账号的用户设法注册更多小号托管,从而获取更大收益。

与宝信挂机平台配合的是宝信刷票平台,宝信刷票平台主要面向市场上刷量加粉的需求者。从宝信刷票管理平台来看,功能包括:添加官方投票、添加扫码关注、添加刷阅读量、添加批量阅读、添加公众号加粉、批量加粉、添加微信指数、添加微信小程序等。

购买刷量服务前需先充值,宝信刷票平台提供支付宝充值入口。从单价来看,宝信刷票平台明码标价,阅读单价为0.04元,官方投票0.05元,扫码关注单价0.15元。看似小利,但刷量需求者多是成千上万的数量要求,以刷10000阅读量为例,费用为400元,而刷关注量的价格更高,同样以10000关注量为例,费用是1500元。

在宝信刷票平台输入“投票链接、投票目标、任务票数”等需求,就可以开始刷票或刷量的操作。宝信刷票平台管理系统类似于一个商场,需求者可以通过后台管理设置任务,官方投票、刷阅读量、公众号加粉等均可以执行。例如,当刷阅读量的任务设置为100后,该任务会自动执行,一旦达到任务后,系统会停止该任务的刷量或刷票。

自动执行这些刷量、刷票任务的,则是宝信挂机平台上汇聚的大量账号。公证书显示,关注两个微信公众号,宝信托管平台系统显示佣金为0.06元,而宝信刷票平台公示的刷关注的单价为0.15元,由此可知,刷关注的收支比例倍数为5倍收益。

虚假刷量平台超千

严重损害市场秩序

虚假流量已经渗透到互联网行业的深层,并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危害。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刷量平台已超过1000家,国内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900多万人。

虚假流量的危害比数据失实更深远。邓欣表示,在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的虚假流量,一些运营者为了追求流量背后的利益,杜撰大量谣言,通过刷量把这些谣言炒热,引发更多关注。在电商平台上,虚假流量破坏的是商业诚信体系,刷量可能导致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

大量劣质内容通过刷量的方式被推荐,而优质的内容却被淹没,这直接导致平台秩序的混乱、用户体验下降、用户资源的流失和竞争优势的削弱。同时,虚假的用户评论、劣质内容的优先推荐等情况频发也会让用户产生不良体验。

对于托管账号的普通用户来说,眼前的微薄收益远不足以弥补潜在危害。一旦托管账号者的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将难以挽回。挂机刷量的背后,是社交、消费、金融信息泄露的源头,是个人身份利用和贩卖的黑色帝国,诈骗、色情、赌博、毒品……这些盘根错节的黑色产业链,交织成一张在暗处流通的巨大网络。

邓欣指出,刷量黑灰产制造流量以获取利益,流量需求方凭借流量吸引资本或舆论的关注,资本、舆论依靠流量赚取更大的利益。同时,虚假流量会阻碍创新价值的实现,降低诚实劳动者的信心,扭曲决策过程,干扰投资者对网络产品价值及市场前景的判断,影响网络用户的真实选择,扰乱公平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

在上述案例中,法院认为,被告行为削弱了微信平台共享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损害了两原告通过努力经营微信平台长期积累形成的竞争优势,妨碍了原告为微信平台使用者提供正常服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多数用户降低对平台信息的信任,对平台声誉造成事实上的贬损效果,损害平台整体声誉,降低平台其他使用者对平台数据的信任度,从而损害了原告的正当权益。

同时,两被告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刷量行为,破坏了两原告合法提供的微信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的正常运行,两被告的刷量行为也导致相关市场经营者、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微信用户无法搜集、分析上述清洁、真实数据,从而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广大微信用户以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铲除非法产业根基

依靠多方协同治理

实践中,刷量产业链往往较为隐秘,受害的网络平台常常面临侵权获利方面的举证难题,导致赔偿请求往往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院支持,如何规制虚假刷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允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丹丹认为,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的挂机刷量案中,法院充分适用“证明妨害规则”,在被告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交且不实陈述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利证据推定,并适用惩罚性赔偿,对虚假刷量行为予以司法严惩。

在周丹丹看来,互联网平台经济时代,法院判决对于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的行业乱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唯有平台各方参与者共同维护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才能构建有利于增加社会整体福利的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除了司法规制,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愈加关注刷量黑灰产业链,并对刷量行为施以重拳。

2019年12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邓欣说,目前市面上仍有许多其他挂机刷量平台在运行,亟待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统一认识、厘清问题、严格执法,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非法产业存在的根基。(本报记者 张维)